山西综改示范区远程异地评标实现全过程远程音视频监督
发稿时间: 2021-08-31 来源:山西综改 【字号:

       8月25日,马练营西路(电子街—太重北侧规划路)建设工程施工资格预审项目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在山西综改示范区与运城两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同协作下顺利完成。这是山西综改示范区继去年9月开展省内跨市远程异地评标后,全面实现全过程远程音视频监督远程异地评标工作,标志着山西综改示范区建设工程项目真正实现远程异地招评标,全面进入电子化新时代。

       近年来,山西综改示范区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大力推进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远程异地评标与一般的评标相比,技术难度更大、调度程序更复杂。为此,在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协调下,山西综改示范区、运城市两地经过反复开展联调联试,解决网络授权、设备调试等技术问题,最终建立起跨市专家资源共享的远程异地评标机制。评标前,山西综改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技术人员多次对远程评标室、见证室及行政监督区相关设备的软、硬件进行联调联试,确保远程评标的软硬件稳定顺畅,评标设备、设施全面就绪。

       据介绍,此次跨市远程异地评标,共有7名评标专家参与。其中,甲方委派专家2名,在山西综改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场”评审;社会专家5名,3名在山西综改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场”评审,2名在运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场”评审。这些专家都是在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有效地避免了评标过程中的“熟面孔”、“老关系”,减少外界人员的人情干扰,从源头上杜绝腐败行为。

两地评审专家均使用主场评标系统,在评标系统政务网登录。技术人员在线语音指导操作,专家们通过语音沟通意见,“面对面”交流,实现同步评审。主场见证端的电脑上,可在线查看两地评标专家评审电脑桌面、专家面部视频、评标区域环境监控视频,以及两地专家、见证监督人沟通音频,实现了远程有效的在线监督。整个评标过程中通过数字文件即时传送、画面同步直播、语音实时交互、全过程网上操作留痕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同一项目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评标专家远程同时评标。

       远程在线不见面开标,招标人、代理机构、投标人在线完成开标环节,使用主场交易系统线上开展,方便快捷的同时更降低了招投标工作的成本。视频全程留痕、可查可溯,把招投标工作全过程‘晒’在阳光下,规避了‘围标’‘串标’现象,使得评标工作更加公平公正、清廉规范。通过“互联网+”手段,让传统开评标活动全过程实现在线操作。开评标通过在线视频语音实时沟通、讨论、同步打分,缩短了开标时间,节省了人力物力,实现了“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山西综改示范区建设管理部负责人表示,推进电子远程异地评标工作,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山西综改示范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领域“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不”体制机制,规范山西综改示范区建设工程电子招标投标活动,提高招标投标透明度,节约资源和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对转变和完善招标投标行政监督方式,有效发挥社会监督,预防腐败交易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一步,将以此次远程异地评标为起点,继续完善深化此项工作,努力实现远程异地评标规范化、高效化、常态化,推动招投标工作阳光高效运行,为全省远程异地投标提供可参考的范本,为综改区持续创优营商环境做出新贡献。(张翔宇)


上一篇: 山西综改示范区第二场“强化风险防范”专题系列培训成功举办
下一篇: 国际合作项目招商服务中心倾力打造“五个标准化”海外创新联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