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德国新汉莎产业联盟—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委会协同创新中心在德国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国际合作项目招商服务中心努力践行示范区管委会决策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新汉莎产业联盟智库理事长、德国联邦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协会(BWA)委员会主席Claus Treppte,新汉莎产业联盟欧洲事务部总监、新汉莎产业联盟基金副理事长Bo Liu等联盟成员为协同创新中心挂牌。

围绕综改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双“十百千”工程,国际合作项目招商服务中心在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场所建设、资料管理、工作运行等领域重点发力,打造“五个标准化”海外创新联络点。
一是机构设置标准化。联合德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合作方,在海外设立联络点,设置专业管理机构,明确机构职能,引入成熟的管理体制,建立完备的沟通协调机制。联络点以促进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为目标,以设置科学、联系便捷、质量高效、调整及时、权责明晰为标准,打造综改示范区引进人才、技术、项目和资本的“桥头堡”。
二是队伍建设标准化。对标国际先进经验,为每个海外创新联络点配备一支内外配合默契、业务能力娴熟的标准化招商队伍,运用丰富的招商经验、充足的工业和经济知识储备,帮助海外企业和人才了解示范区的整体环境、产业布局和政策信息,搭建示范区与海外企业、人才密切合作的桥梁,助推海外优质项目技术在示范区落地,也帮助示范区企业面向全球开拓市场。
三是场所建设标准化。保障联络点在海外正式挂牌运营,确定合适场地,建设标准化办公场所,使用示范区的标志标识,配备必要的会议室和视频设备,为各方开展项目洽谈、跨国会议、招商咨询、产品展销等业务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
四是台账资料标准化。加强台账资料管理,针对合作企业、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建立业务信息台账,以资料齐全、台账规范、即时查阅、记录完整、痕迹清晰为标准,为示范区与各方密切合作打好基础。
五是工作运行标准化。建立完善的标准化工作运行机制,明确部门和人员岗位职责,制定信息共享、展会合作、贸易投资促进等方面的业务流程,构建领导有力、责任明确、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体系。

下一步,国际合作项目招商服务中心将持续推动海外创新联络点建设,通过打造“标准化”的海外创新联络点,扩大对外开放,为综改示范区引入海外优质企业、高端人才等资源,助力综改示范区持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