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畔,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约而至。11月5日至10日,山西综改示范区多家企业亮相进博会进行产品展出,其中凯赛生物用玉米、秸秆当原料做成服装,锦波生物携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和抗HPV-酸酐化牛β-乳球蛋白两项硬核科技,辰涵科技用科技让文物“活”起来,致远慧图:用AI技术守护眼睛健康,稼祺农业科技的藜麦产品惊“艳”了进博会。
凯赛生物:用玉米、秸秆当原料做成服装
走进进博会人文交流馆(E3)山西省展厅,在转型发展蹚新路新板块新材料区,陈列着柔软多彩的服装布料,还有用这些布料制作而成的服装,它们都出自凯赛生物。这些服装看似平常,却科技含量十足,均是以玉米和秸秆等生物质废弃物为原材料,以合成生物技术生产的生物基聚酰胺材料制作而成,与普通服装相比,更耐磨、更阻燃。制作服装仅仅是“合成生物”应用的一个方面。采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的原料还可以用来制作地毯、帘子、轮胎,在汽车轻量化、风电卡片、航空航天、铁路交通材料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凯赛生物的展示区前,吸引了许多观展人员驻足。“完全颠覆了认知”一名江苏观展人员表示,在了解了凯赛生物介绍后,自己有两个“没想到”——“没想到聚酰胺能从玉米等生物中提取;没想到山西也有科技含量如此高的合成生物产业园区”。
此次进博会,凯赛生物带来旗下两大品牌产品:高性能纺织材料“泰纶”和工程材料“ECOPENT”,全面展现生物制造在衣用住行中的应用,助力碳中和。“凯赛生物自2000年创立以来,取得了生物法长链二元酸取代化学法产品的成功案例,正在山西构造一个千亿生物材料产业集群,开创了生物制造规模化和集群化的先河。未来,凯赛生物将以生物废弃物替代原料的技术革命,用生物制造助力早日实现双碳目标。”现场工作人员说道。
锦波生物:两项硬核科技亮相进博会
山西综改示范区入区企业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波生物”)携旗下多款“硬核”科技产品亮相山西展厅生物医药区,并凭借领先的技术收获了广泛赞誉。
众多参展商和客户在锦波生物展台前驻足问询并洽谈合作。锦波生物相关负责人热情接待,详细介绍了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和抗HPV-酸酐化牛β-乳球蛋白技术原理,以及各产品特点。“我们自主研发并实现产业化的人源化胶原蛋白,突破了人源性、水溶性、高活性、无免疫原性等技术瓶颈,避免了动物源性胶原蛋白可能带来的排异、过敏的风险,在美容、创伤修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锦波生物国际部总经理雷蕾介绍道。
锦波生物始终坚持原始创新,截至目前共申报专利38项。申请国际专利2项,取得专利授权26项,取得国际先进成果3项。近年来,锦波生物始终立足修复再生与抗衰老生物新材料、抗病毒功能蛋白两大产业领域,国际首次实现了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和抗HPV-酸酐化牛β-乳球蛋白产业化,填补了各自领域的国际空白。本次展会亮相的薇旖美、薇芙美、金波、兰蜜系列等产品均出自这两项硬核科技。
今年6月份,锦波生物自主研发的“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在国家药监局获批上市,成为全球首个采用人源化胶原蛋白生物新材料开发的终端标志性产品。
辰涵科技:用科技传承文化让文物“活”起来
山西综改示范区入区企业山西辰涵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辰涵科技”)携各项创新产品亮相,为观展嘉宾献上一场“文化+科技”的视觉盛宴,给参观者带来了新的体验。
在辰涵科技展台前,众多文物爱好者驻足欣赏,大家纷纷用手触摸,感受“文化+科技”的魅力。
据辰涵科技商务经理贺婷婷介绍,“文物魔墙”通过对可移动文物进行三维数据采集、数字开发制作,实现了三维文物展示、语音讲解、互动拆解等功能,让文物“活”了起来。在古建筑数字化应用成果展示中,通过三维建模、BIM等技术,以游戏化开发的方式将古戏台榫卯结构进行拆解,然后复原,用数字化创新形式充分展现了山西丰富的古建筑文化。
作为山西文化科技企业新秀的代表,辰涵科技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山西省文化数字内容产业战略联盟牵头单位。近年来,该公司自主研发了“数字景区”“数字博物馆”“AI移动导览云平台”“全域旅游云平台”等信息化、数字化产品,已获得3项发明专利、30余项软件著作权。“我们将全力借助进博会平台展示文创产品,结交国外合作伙伴,把山西品牌推向世界。”贺婷婷表示,未来,辰涵科技将继续用科技传承文化,用数字技术助力山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致远慧图:用AI技术守护眼睛健康
山西综改示范区入区企业山西致远慧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致远慧图”)的创新产品“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平台”以及“眼科人工智能阅片辅助诊断系统”在山西展厅受到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AI)诊断眼科疾病的系统,更是成为亮点。这种对人体眼底拍摄图像后,能准确诊断出20多种眼底疾病,让基层医院也能够接诊眼底疾病患者。
据介绍,致远慧图此次参展的是一款利用AI人脸识别、物联网与云技术等科技手段实现集眼健康教育、监测预警、综合干预、跟踪管理于一体的青少年近视长效防控平台。平台通过数据智能化采集和后台算法统计分析,可科学预测青少年近视风险、监测近视发展趋势,并为家长、学校和政府提供筛查报告、近视预警。眼科人工智能阅片辅助诊断系统则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眼底疾病的智能化辅助诊断。“特别是基于云端的网络化部署模式,AI医生可以方便地为广大基层特别是交通欠发达地区患者提供服务,可有效解决医生资源紧缺,基层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致远慧图工作人员说道。
致远慧图作为我省一家专注于探索人工智能技术(AI)在医疗行业、尤其是眼科领域应用的高新科技企业,并被省科协认定为“2021年-2025年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其创新产品在国内多地广泛应用。
稼祺农业科技:原生态与科技合力推动产业链全面化
山西综改示范区入区企业山西稼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稼祺农业科技”)的藜麦产品一亮相,便引来众多观展人员的关注。
在山西展厅“薪火相传谱新篇”板块的展台前,稼祺农业科技的工作人员一边给参观人员介绍藜麦的生长环境和营养特性,一边介绍公司的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在公司展台上,藜麦米、藜麦面粉、藜麦酒等产品摆放整齐,外包装上的“原生态”字样格外醒目。
“藜麦产品不仅是营养产品,还是生态产品,前景广阔。”工作人员表示。稼祺农业科技本次参展的产品主要为2021年新丰收的藜麦。据介绍,该公司始终坚持可持续农耕理念,选择环境优良、水质纯净、空气清新、远离污染的高海拔山区作为种植基地。“种植过程全部采用人工锄草、间苗、收割,科学管理,所生产的藜麦绿色、原生态、粒大、色纯、产量高,口感极佳。”工作人员说道。
“健身期间,藜麦粥是我的主餐,感觉效果挺好,今天特地过来看看。”一名上海本地女士说。在得知藜麦具有低糖、低脂、低升糖的特点后,很快又有几名女性观展人员聚拢过来,或向工作人员索要产品说明书,或询问价格。现场,对藜麦感兴趣的还有注重营养搭配的消费者。“藜麦是个好东西,营养价值很高。以前只知道国内有少量种植,没想到山西种植规模挺大。”一名观展人员说道。
“藜麦出现在中国的田野上其实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但凭着自身的特性,受欢迎程度一路高涨。”稼祺农业科技工作人员介绍,该公司从2007年首批开始藜麦的引进和本土化育种,2008年成功培育出适宜北方高海拔地区种植的藜麦品种3个,成为国内藜麦行业领先的公司。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该公司不仅进行藜麦种子研发及藜麦产品生产,还是国内唯一拥有藜麦资源库的单位,保存藜麦资源3200多份,突变体资源10000多份,掌握着藜麦种业的“芯片”。该公司培育的稼祺100,平均亩产量更是达到250公斤以上,刷新了全省藜麦高产纪录。
“我们很荣幸能够参加进博会展出。”工作人员表示,参加进博会将稼祺藜麦带到了一个更大的宣传交流平台,不仅有助于和更多商家进行交流和产品推广,也更加坚定了企业推动藜麦产业链全面化的信心。(乔建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