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面锦旗,6封感谢信……这是企业和群众对山西汾飞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汾飞集团”)在疫情期间服务园区企业无私付出的感谢、肯定和褒奖。但是对于汾飞集团来说,这些都是责任使然。
解企业燃眉之急

4月8日,成果转化公司樊刚刚接到一通来自山西蓝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的求助电话,电话那头,企业负责人焦急地询问,“请问成果转化公司能不能帮助我们拷贝下监测数据。”
原来是受突发疫情影响,该企业职工没办法进入办公场所,未能获得所需数据,而此时需求客户正在焦急地等待中,催促电话已经打了近20个。公司负责人无计可施,在十万火急之时,联系到成果转化公司,希望予以协调解决。樊刚刚在得知情况后,顿感责任重大,他不顾个人安危,一边打电话汇报、协调一边开车赶路,以最快速度到达了企业办公场所,找到企业所需设备。随后,在企业负责人的电话指挥下,他独自一人、按照步骤、小心翼翼地完成企业监测数据的操控与拷贝,紧接着,他又通过线上云盘发送给企业负责人。在完成这一系列操作后,樊刚刚才松了一口气。
在疫情暴发的关键节点,樊刚刚以工作大局为重,舍身忘我服务企业,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帮助企业挽回了优质客户,充分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在疫情过后,该企业负责人为成果转化公司送上锦旗,以表感激之情。
做一颗随叫随到的螺丝钉

“4月3日上午,我和爱人正在菜市场买菜,准备第二天给孩子过生日,突然收到‘小店区发现疫情,需马上前往梧桐小区支援’的通知。就在我出神思索之际,爱人焦急且坚定的说,‘还等什么,赶紧去,我会向孩子解释的,家里有我,你尽管放心’。我来不及回家收拾换洗衣物,就马不停蹄地赶往梧桐小区。”6月3日,公用服务公司赵冬冬讲述着疫情期间难忘经历,“一到岗位,我就开始了紧张的核酸信息采集录入。之前左膝关节半月板2度损伤,不适宜长时间站立,但是坐着不方便,我从下午3点一直站到晚上10点多,说来也奇怪,那天我全然忘记左膝关节肿胀带来的剧烈疼痛了。”

退役军人刘燕也是公用服务公司的一名职工,疫情期间,她是一名志愿者。“电话摸排信息、挨户贴封条、配合医护人员核酸检测……”刘燕笑着说道,“我是一颗小小螺丝钉,哪里需要去哪里。”
“闺女,听你嗓子哑的,来,阿姨给你拿几盒感冒药,真是辛苦了,你们也得保重身体了啊。在那一刻,我心里暖暖的,眼眶不觉湿润了,感觉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最终,在刘燕的努力之下,她共打出800余通电话、摸排500余户信息、贴600余户封条。
15日守护校园安全

55岁的陈建英是国营太原农牧场派往太原旅游学院的一名保安。在疫情防控期间,他显然已经变成“全能选手”。
电话协调,解决队员食宿;疏导队员心理及情绪,做他们的“主心骨”;每日消毒,不放过任何一处死角;逢车必查,逢人必检,把好校园“大门”;阻断有可能的传染源,治理校园内6条流浪狗,2只流浪猫……
如果说做好这些工作是职责所在,那么忍受来访者的不理解,就需要强大的忍耐力与担当付出精神。
4月12日,在执勤过程中,陈建英突然听到一阵嘈杂的吵闹声,凭着多年的经验,他知道出事了。原来是自己的队员拦下一名强行进入学校的市民。面对此情况,陈建英赶紧向来访者耐心解释,但来访者当时已经怒气冲冲,嘴里不时说几句难听的话。解释没用,为防止事态恶化,引发人员聚集,陈建英便低头向来访者道歉,看到这一幕,与来访者起冲突的队员也开口赔礼,直到那刻,来访者才消气离开。事后,陈建英来不及整理自己的委屈,在第一时间安抚了自己的队员,疏导了他们的心理及情绪。
最终,陈建英带领2个队员,“以校为家”,连续15天日夜守护校园安全,圆满完成任务。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铮铮誓言。在汾飞集团,还有无数个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抗疫人,他们为山西世珩科技、山西华月新能源等多家企业都提供断电、资料拷贝、领取U盾等服务,尽管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处处闪耀着耀眼的光芒。(王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