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7日
是“七七事变”86周年
硝烟早已散去,山河早已无恙
但中国人对那段历史
永远铭记!
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又称为卢沟桥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始事件之一。这一事件发生在1937年7月7日,地点在中国北京市西南郊的卢沟桥。事变的导火索是日本军队声称在这一地区寻找失踪的一名日本士兵,日军强行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在遭到中国守军严辞拒绝后,日军武力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的发生绝不是偶然的
野心勃勃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从十九世纪末起就不停息地步步进逼,妄图征服并灭亡中国、独霸东亚,终于激起中华民族万众一心的全民族反抗。
1927年,田中义一大将出任日本首相兼外相,召开“东方会议”,发出了“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日本军国主义者的野心是无限的,但他们的实力有限,只能分步骤地推行他们的计划。
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者悍然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他们在沈阳以北不远的柳条湖炸毁一小段铁路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立刻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进攻,第二天凌晨占领了北大营和沈阳城。随后,侵占中国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1932年,他们在东北制造了一个“满洲国”。这些都是“必先征服满蒙”战略意图的体现。
1933年的长城战役仿佛越出了这个范围。日本侵略军兵临北平城下,国民党当局在华北的主要负责人黄郛、何应钦已准备放弃北平。而日本在胁迫中国签订《塘沽协定》后撤到长城一线。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的统治秩序还不巩固、对进一步侵占华北会不会引起西方列强干预还存有一些顾忌。因此,他们准备等“第一阶段终了”后再跨出第二步。
直接起因
1936年,日本华北驻屯军以卑鄙的手段占领丰台,将下一个目标定在了卢沟桥。七七事变爆发前夕,北平的北、东、南三面已经被日军控制:北面,是部署于热河和察东的关东军一部;西北面,有关东军控制的伪蒙军8个师约4万人;东面,是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及其所统辖的约17000人的伪保安队;南面,日军已强占丰台,逼迫中国军队撤走。
这样,卢沟桥就成为北平对外的唯一通道,其战略地位更加重要。为了占领这一战略要地,截断北平与南方各地的来往,进而控制冀察当局,使华北完全脱离中国中央政府,日军不断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事情经历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在未通知中国方面当局的情况下进行军事演习,此次演习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晚10时40分,演习部队集合后,发现一名传令兵志村菊次郎“下落不明”。
7月8日凌晨2时3分,大队长一木清直在得知“失踪”士兵已平安归队后,并没有改变进攻决定,3时20分日军抢先占领卢沟桥附近的制高点沙岗,4时23分,日军联队长牟田口廉下令“攻击”,5时30分,入城协商的日军代表还没出城,日军就迫不及待的开始炮击宛平城!守卫卢沟桥守军奋起还击。
7月11日下午2时,准备充分后的日本政府歪曲事实并发布宣告称:“卢沟桥事变是中方蓄意的反日行为,中方应为此谢罪。日方已下重大决心,决定对华增兵。
历史意义
七七事变的意义可以说是十分重大的,对于日本侵略者而言,七七事变是一个标志,七七事变的发生表明了日本侵略者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而七七事变对于我国而言,也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意义,七七事变的发生拉开了我国全面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序幕,同时也表明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亚洲战场的开端。
它引发了中国全面抗日的浪潮,成为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象征。事变后,中国国民党政府宣布对日本宣战,并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各个地区的人民积极投身到抗日斗争中。这场战争持续了8年之久,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才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
请铭记
1937年-1945年的全面抗战期间
中国军民伤亡总数3587.9万余人
其中军人伤亡413万余人
民众伤亡2249.9万余人
被侵华日军强掳的中国劳工800余万人
香港同胞10余万人、
台湾同胞115余万人
被日军致死、致病残
被掠往日本的4万多名中国劳工中
近7000人死在日本
大半中国被日军践踏
930余座城市被占
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
日军从中国掠走钢铁3350万吨
煤炭5.86亿吨
木材1亿立方米
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
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
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
公然违反国际法
大肆对中国军民使用化学武器
地域遍及18个省
有准确记载的战列就达2000多次
造成数以万计的中国军民伤亡
中国的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共进行
重大战役200余次
大小战斗近20万次
歼灭日军154万余人
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死伤人数的70%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直至投降
日本在海外侵略军共352万人
向中国投降的日军约128万人
超过东南亚和太平洋各岛日军的总和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华民族内部蕴藏着的无穷无尽的巨大能量,像火山爆发般倾泻出来,震撼大地。人民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极其重要的一页。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尊重历史、珍惜现在、抓住机遇,才能赢得未来。我们作为当代青年不仅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要化悲痛为力量,奋发图强。历史已经发生,我们需要牢记历史教训,永远铭记抗战英雄,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